灰藻生物Logo

特别声明: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X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滤膜法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460   发布时间:2024-09-26 10:06:03

引言

微生物污染是评价水质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在众多微生物指标中,大肠杆菌因其普遍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中,且能够指示粪便污染的存在,成为了监测生活饮用水质量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平皿计数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水体中的细菌负荷。本方法依据《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详细介绍大肠菌群-滤膜法


5.2滤膜法

5.2.1 原理

用孔径为0.45mm的微孔滤膜过滤水样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后,能形成典型菌落经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来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5.2.2培养基与试剂

5.2.2.1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5.2.2.1.1 成分

5.2.2.1.2 制法

5.2.2.1.2.1 储备培养基的制法

先将琼脂加到 500m,纯水中,煮沸溶解,于另500ml,纯水中加人磷酸氢二钾、蛋白胨、酵母浸膏和牛肉膏,加热溶解,倒人已溶解的琼脂,补足纯水至1000mL,混匀后调pH为7.2~7.4,再加入乳糖分装,经115℃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于0℃~4℃冷藏保存。

本培养基也可不加琼脂,制成液体培养基,使用时加2ml~3ml,于灭菌吸收垫上,再将滤膜置于垫上培养。

5.2.2.1.2.2 平皿培养基的制法

将上法制备的储备培养基加热融化,用无菌吸管或移液器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50.0g/1,的碱性品红乙醇溶液置于无菌空试管中,再按比例称取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一无菌试管中,加无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后,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以灭菌。

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至深红色退成淡粉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品红的混合液全部加到已融化的储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培养基15 mL,倾人无菌的空平皿内。待冷却凝固后置冰箱内备用。此种已制成的培养基于0℃~4℃冷藏保存不宜超过两周。如培养基已由淡粉色变成深红色,则不能再用。

5.2.2.2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应符合5.1.2.1的要求。

5.2.3仪器设备

5.2.3.1过滤设备:配备滤器和抽滤装置。

5.2.3.2滤膜:孔径0.45 um。

5.2.3.3无齿镊子

5.2.3.4其他仪器设备应符合5.1.3的要求

5.2.4试验步骤

5.2.4.1 准备工作

5.2.4.1.1 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纯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纯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或使用符合要求的一次性无菌滤膜。

5.2.4.1.2 滤器灭菌: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也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器121℃高压蒸汽灭菌20 min.

5.2.4.2过滤水样

用镊子夹取无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ml,水样(如水样含菌数较多,可减少过滤水样量,或将水样稀释)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5.07X10'Pa(-0.5大气压)下抽滤。

5.2.4.3培 养

过滤完水样后,再抽气约5,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应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人36℃士1℃恒温箱内培养24 h±2 h。

5.2.5 试验数据处理

5.2.5.1 挑取紫红色且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和淡红中心色较深的

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5.2.5.2 凡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再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于36℃±1℃培养24h±2h,有产酸产气者,则判定为总大肠菌群阳性。5.2.5.3 按公式(1)计算滤膜上生长的总大肠菌群数,以每100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菌落数(CFU/100 mL)报告结果。

参考文献

《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

相关资源

名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菌株编号:HZB364540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9-26

#创作团队

编制人: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