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131 发布时间:2025-01-17 15:19:38
超级细菌:
如今,超级细菌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中,近些年最引人注目的是 2010年世界媒体对 NDM-1的报道。那一年的8月11日,来自英国、瑞典、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四国科学家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他们在 37 个曾在南亚国家(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医疗旅游的英国人身上发现了几种“超级细菌”,它们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极高的耐药性,随着感染者的跨国流动,这些细菌可能对全球的公共健康产生极大影响。这些细菌有一个共同点:都携带着一种相同的突变基因,能编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有了 NDM-1,细菌就等于有了非常坚固的护盾,因为这种酶能够分解大多数抗生素,使之毫无效用,这篇文章的发表再加上随后产 NDM-1 耐药细菌在全球多个国家相继被发现,并造成人员死亡,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也引起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全球卫生机构的高度关注。
超级细菌NDM-1菌株
超级细菌 VRE
实际上,这并非“超级细菌”这个词第一次在媒体上出现,在此之前,已有多种非常厉害的耐药菌现世,它们也被称为超级细菌,比较有名的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 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简称 VRE)。MRSA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个独特菌株,能抵抗所有青霉素。MRSA 首次发现于1961年的英国,现在已广布全球。1986 年,法国巴黎几家医院收治了大批感染了另一种“超级细菌”VRE 的患者。VRE的特别之处在于突破了人类当前对付细菌感染的“最后堡垒”--万古霉素防线,万古霉素一向被认为是抗生素之王、“对付病原菌的最后武器
目前,尚无关于耐药性细菌感染病例数(包括死亡病例)的全球性数据。根据2008年的一项研究,每年仅欧洲联盟就至少有25 000名患者死于因耐多药细菌造成的感染,估计造成的额外医疗保健费用和生产力损失至少为15 亿欧元。耐药菌滋生更严重影响低收入国家的弱势群体,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对肺炎、脑膜炎或血液感染患儿常常施用因耐药性而变得无效的陈旧药物,因为这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案。有专家预计,我国每年因耐药菌所耗的医疗费用约数百亿人民币,而耐药菌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新增50 万人。
面对病菌,抗生素曾有过辉煌和荣耀,现在却有点力不从心。从 20 世纪 40年代起,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类对病原细菌的战争可谓所向披靡,肺炎、伤寒、脑膜炎、白喉这些已不再是致死的绝症,抗生素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引起这些疾病的细菌制服,抗生素也由此在人类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20 世纪 70年代末,一些医学家豪迈地宣称:“人类消灭传染病已指日可待!”话语掷地有声,但也几乎从那时起,病原细菌开始的猛烈反击给人类一个响亮的耳光。以青霉素为例,20 世纪 70年代以前,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几乎为 100%,而现在这个数字已降到了 20% 以下,即每 100个被这种病菌感染的人,青霉素只对其中不到 20 个人有疗效;在美国,20世纪 80年代初,几乎所有肺炎链球菌菌株都能被青霉素杀死,到了 20 世纪 90年代初,10%的菌株已经对青霉素毫无感觉,而现在这个数字已飙升至 50%,在我国部分地区抗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也已超过 10%,并呈继续上扬的趋势。其他抗生素面临的情况也不乐观,大量的耐药菌株滋生,一些已降服的病菌又开始夺人性命,这一切使医学家们深感头疼。
细菌重新在这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是由于它们获得了抗药基因,这些基因指令细菌在生理功能上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对付抗生素的作用。比如,分泌一些让抗生素失去活性的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以便将抗生素拒之体外。倘若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某些细菌还能在自己的细胞膜上安装一个水泵(分子泵)将抗生素泵出体外,或者改变代谢途径或抗生素作用位点的性质,以使抗生素找不到攻击的目标。在这些战术面前,许多抗生素已显得力不从心。
超级细菌 MRSA
药店出售的各种各样的口服抗生素
细菌是如何获得这些抗药基因的呢?这主要有两个途径,个是它们自身基因的突变,在一个细菌群落中,极个别细菌的基因可以发生自发的改变,从而使它们具有了抵御抗生素的能力,当这群细菌遭遇抗生素攻击时,这些具有突变基因的细菌就会逃过劫难存活下来,当条件适宜时,它们再迅猛繁殖,并且可以将这些基因传给它们的子孙后代。细菌另外一个获得耐药基因的途径就是质粒的传递,质粒是细菌体内一个很小的环形 DNA,它也能携带包括抗药基因在内的一些基因,带有质粒的细菌可以将质粒复制一份传递给没有质粒的细菌,这样一个细菌群落很快就都由能抵御抗生素的成员组成了,如NDM-1基因就是以这种方式传递的。
耐药菌株的产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无疑大大加速了病原菌从敏感菌株向耐药菌株的转变,使耐药菌迅猛滋生。自抗生素问世以来,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就普遍存在到今天是愈演愈烈,抗生素药物在各类药物中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滥用抗生素无异于玩火”,虽然早有医学家的警告,但人类置若罔闻,短短数十年人类便引火烧身。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何在?这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一些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不高,经常以简单省事为原则,在病原体、感染部位感染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清楚的情况下,凭经验随意使用抗生素;广大公众对抗生素的某些认识也十分错误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抗生素能治感冒……再加上多数抗生素由于其安全性和疗程较短等优点,于是不切实际地滥服、乱服抗生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管理体制上也有漏洞,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抗生素在药店就能随意买到。此外,饲料工业中抗生素的大肆使用也给耐药菌的滋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则用在了畜牧养殖业。一些饲料中使用抗生素能够减低畜禽的发病率有利于其生长,但这恰恰加剧了耐药菌株的滋生蔓延并且抗生素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危害其健康。
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2011年4月7日全球卫生日活动围绕“抗生素耐药性及其全球扩散”展开,指出“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全球防范抗生素耐药性的最有力措施之一是自2006年以来在27个欧盟国家中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不过该禁令突出了问题的复杂性,抗生素耐药性是超越卫生部门的一个问题,所以要由所有部门参与,每一国家的政府应当有关于如何处理和应对该问题的国家部门间计划。中国顺应形势也采取些措施,如早在多年前,政府已把抗生素列为处方药品,药店必须凭医生处方出售,不过由于监管力度问题,药店随意出售抗生素仍不是个别现象,不信?你去药店试试。
一些医学界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再让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状况继续下去,人类将很快进入一个对付病原菌无药可用的时代,即所谓的“后抗生素时代”,这绝非危言耸听。现在,一种抗生素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而要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一种新的抗生素却越来越难,抗生素研发周期已从最初的一两年延长至眼下的十余年,病菌抗药性却由半世纪前的二三十年缩短到三四年,“NDM-1”不是第一种超级耐药菌,也绝不是最后一种,更为强大的病菌也许就在明天出现,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并非遥远的传说,那或许是一场真正的噩梦,人类能安然梦醒吗?
相关文献
《你好,我的细菌朋友》
参考菌株
菌株名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aureus
菌株编号:HZB224411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12-16
#创作团队
编制人: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