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藻生物Logo

特别声明: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X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实验指南 | 厌氧菌的培养、分离及保藏技术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2052   发布时间:2024-05-17 13:53:14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厌氧菌的接种、分离、培养技术。

(2)学会厌氧菌的保藏技术。

二、实验原理

产甲烷菌是典型的厌氧菌。厌氧菌的分离培养技术,一是富集培养,二是采用亨盖特(Hungate)技术进行纯培养的分离。将接种物置于装有培养基的200mL培养瓶中,在旋转摇床上边振动边通入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V(氢气):V(二氧化碳)=80:20],培养一定时间后可直接划线培养或稀释后在琼脂滚筒内划线。

三、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摇床、净化工作台、充气机、各种玻璃器皿、试管、圆底烧瓶、注射器等。

四、实验试剂

实验试剂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半胱氨酸、氯化钠、刃天青、乳酸钠、酵母膏、氯化铵、氯化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甲醇、四水合氯化铁、六水合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钙、七水合硫酸镁、硼酸、钼酸钠、硫酸铝钾、四水合氯化锰、琥珀酸钠、硫酸铵、氯化铁。

五、实验操作

1、采样方法

(1)采用生态分布采样法,取样深度、体积要基本一致,尽量减少差异。

(2)如在不同地点采集污泥沉积物,则应除去地表面的泥层,将底层呈现乌黑色的沉积物,放入带塞的无菌广口瓶中。

(3)采集废水处理流出样,待流出样处于稳定状态时即可采样。

(4)无论采集哪一种样品,采样后都应该即时封闭瓶口迅速带回实验室接种,尽量减少样品与空气的接触。

2、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0.5g、磷酸二氢钾0.4g、蛋白胨1g、硫酸铵0.5g、酵母膏1g、氯化铁 0.01g、氯化钙 0.1g、七水合硫酸镁 0.05g、氯化镁0.1g、原污水 250 mL、蒸馏水 750mL、琼脂15 g,调整pH为 7.2~7.4,121℃、高压蒸汽灭菌 30 min。

(2)培养基配制方法:取一500mL圆底烧瓶,内装200mL水,按比例加入培养基成分。将18号针头弯曲,针尖锉平,制成一个打气探针。取一个5mL注射器,取下活塞针,筒内用棉花填充,将针头和注射器连接在一起,灭菌处理。灭菌后用胶管连接,输入V(氢气):V(二氧化碳)=80:20的混合气体。气体注入前先通过350℃灼热铜柱,以便除去气体中的微量氧气。培养基制备流程见图1所示。

培养基制备流程图

图1、培养基制备流程图

处理的混合气体通入烧瓶,排出空气。当培养基完全还原时,方可移入试管。

将培养基移入试管的方法:移入吸管必须先用培养基上面的气体冲洗,填充,然后插入培养基的底部。这样,培养基移入试管时就处于无氧气体层的下面。将另一针头置于直立试管内不断进气,使培养基在移入时仍处于无氧状态。这样一边进气,一边用吸管移入培养基。在灭菌时试管口的橡皮塞必须夹紧或用线绕好。

3、接种技术及操作步骤

滚管技术即亨盖特(Hungate)分离技术,如图2所示。

培养严格厌氧细菌的亨盖特分离技术示意图

图2、培养严格厌氧细菌的亨盖特分离技术示意图

(1)将带有培养基的试管在水龙头下的冷水中不断转动,冷却成为固体培养基。

(2)琼脂围绕管壁完全凝固后(有少量水分集中在底部),可放置贮存待用。

(3)滚管灭菌时,橡皮塞要在火焰上灼烧片刻,再捏住塞子的末端转动瓶口。取下瓶塞之前针筒打气探针要对着喷灯火焰。

(4)当喷出气流对准火焰,气流使火炮形状处于稳定状态时,探针针头迅速通过火焰灭菌。

(5)皮塞取下时,将灭菌的打气探针迅速插入管内。

(6)用同步电动机带动试管划线器,60r/min。

(7)当试管在同步电动机上旋转时,接种环上的接种物一定要越过打气针伸到管底。

(8)接种针轻轻靠近琼脂表面,沿着同一方向轻轻划动(图3)。此操作完成以后捏住棉皮塞的一端在火焰上灼烧一下,挨着打气针塞住管口,迅速拔下针头(操作应在无菌室进行,见图4),旋紧管塞。

亨盖特分离技术的滚管划线装置

图3、亨盖特分离技术的滚管划线装置

划线接种培养后,在管壁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

图4、划线接种培养后,在管壁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

(9)划线后的试管,直立保温,置于生化恒温箱内,37℃塔养48~72h;若要长期保藏,保藏温度为-70℃。

(10)使用的混合气体的比例为V(氢气):V(二氧化碳)=80:20或10:80

参考文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5-17

#创作团队

编制人: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