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藻生物Logo

特别声明: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X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实验指南 | 变异链球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鉴别与药敏分析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1693   发布时间:2024-04-27 14:51:43

引言

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化反应及临床意义,在微生物学研究与医学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该菌常呈现成双或短链排列,于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中甚至显现链状分布。本文通过详细描述其镜下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以及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旨在全面揭示变异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龋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识别、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短链排列,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患者血培养标本涂片呈链状排列,在肉汤培养基中呈链状排列。

变异链球菌的形态

图1、从左至右依次为变异链球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变异链球菌血培养标本的涂片(革兰染色),变异链球菌肉汤培养基的涂片(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在5%CO2,环境下血平板上菌落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较小(直径约1 mm)、灰白色、凸起、边缘不齐、干燥、有α溶血环的菌落。

变异链球菌培养特征

图2、变异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


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阴性,主要生化反应见下表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
精氨酸双水解酶-甘露醇+
七叶苷+山梨醇+
VP+阿拉伯糖苷酶-
葡萄糖+脲酶-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


鉴别要点

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双或链状排列,菌落较小、有α溶血环,触酶试验阴性,七叶苷试验阳性。

与血链球菌鉴别的关键试验见下表

菌名精氨酸双水解酶甘露醇山梨醇VP
变异链球菌-+++
血链球菌+-V-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株阴性;“V”,11%~89%菌株阳性


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变异链球菌抗菌药物选择见下表

抗菌药物名称
必选青霉素、氨苄西林
可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
天然耐药夫西地酸、氨基糖苷类

注:具体参照CLSIM100-S26 版及最新版本


结果解释与要点提示

变异链球菌是人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其在口腔中的定植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总结

变异链球菌,作为人类口腔内主要的致龋微生物,其特殊的革兰阳性球菌形态,双链或短链排列方式,以及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典型菌落特征(如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凸起、边缘不齐、干燥、伴有α溶血环的菌落),均有助于其在实验室中的准确鉴定。其生化反应特性,如触酶试验阴性、七叶苷试验阳性等,进一步与其他链球菌属细菌相区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变异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而对夫西地酸、氨基糖苷类等天然耐药。综上所述,变异链球菌在口腔微生态中的定植与活跃参与了龋病的发生过程,对其深入认识与有效控制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提供的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信息,以及针对性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指导,为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变异链球菌相关疾病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


【相关资源】

名称:变异链球菌 | Streptococcus mutans Clarke

菌株编号:HZB357747

微生物资源鉴定保藏平台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