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藻生物Logo

特别声明: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X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实验指南 | 无乳链球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鉴别与药敏分析

来源:灰藻生物   浏览量:1872   发布时间:2024-04-15 14:01:48

引言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Lehmann and Neumann)是一种重要的医学病原体,其形态学特征表现为革兰阳性球菌,常以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存在于患者血培养样本中。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乳链球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其在血琼脂平板上的独特溶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生化试验如触酶试验、CAMP试验等鉴别其与其他溶血链球菌的区别。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双、短链状排列(细菌数<6个)、长短不一。在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呈短链状排列。

无乳链球菌

图1、左图为无乳链球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右图为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无乳链球菌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有乳光、圆形、狭窄β溶血环(仅在菌落周围有一圈狭窄溶血环,菌落与溶血环大小呈正比与化脓链球菌明显不同,化脓链球菌宽阔的溶血环是菌落的2~4倍)的菌落,菌落直径可达1mm,菌落较A群链球菌要大。部分菌株无β溶血环,少数菌落可形成较宽的溶血环。

无乳链球菌

图2、左图为无乳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右图为无乳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的菌落特征(18~24 h)


溶血酶在缺氧的环境下活性更高,因此无乳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穿刺接种培养,溶血结果比划线接种更清晰。

无乳链球菌

图3、无乳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穿刺培养的菌落特征图(穿刺部位β溶血更清晰,箭头所示)


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CAMP试验为阳性,主要生化反应见下表。

无乳链球菌

图4、无乳链球菌 CAMP 试验半月形


表1、无乳链球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
杆菌肽-马尿酸钠+
PRY-海藻糖V
CAMP+山梨醇-
VP-七叶苷-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89%菌株阳性


鉴别要点

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球菌,菌落直径可达1mm,狭窄B血环,触酶试验阴性,CAMP试验阳性。与其他溶血链球菌的鉴别见下表。

表2、无乳链球菌与其他溶血链球菌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菌名血清群杆菌肽VPPYRCAMP蕈糖马尿酸钠
无乳链球菌BR+-+++
化脓链球菌AS-+-+-
马链球菌CR-----
G群链球菌GR---ND-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株阴性;“S”,敏感;“R”,耐药;“ND”,无资料

与CAMP阳性细菌的鉴别见下图。

无乳链球菌与CAMP 阳性菌鉴别

图5、无乳链球菌与CAMP 阳性菌鉴别(A无乳链球菌;B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C马红球菌;D溶血隐秘杆菌)


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无乳链球菌抗菌药物选择见下表。

表3、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抗菌药物名称
必选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
可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
补选头孢洛林、奥利万星、特拉万星、达托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特地唑胺

注:具体参照CLSI M100-S26 版及最新版本。药敏试验必选药物并不代表临床治疗首选药物。临床治疗首选应参考相关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结果解释与要点提示

无乳链球菌是造成孕妇产褥期脓毒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菌寄生在产妇生殖道可致婴儿感染,也可引起产后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


总结

无乳链球菌作为一种具有临床重要意义的革兰阳性球菌,其形态染色、培养特征和生化反应特性均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狭窄β溶血环及CAMP试验阳性为其鉴别要点。鉴于其在母婴健康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能引发产褥期脓毒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对无乳链球菌的准确识别和药敏试验至关重要。依据CLSI推荐,青霉素、氨苄西林等为药敏试验必选药物,但临床治疗方案应结合当前最新的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来制定。


【相关资源】

名称:无乳链球菌 |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Lehmann and Neumann

菌株编号:HZB363980

微生物资源鉴定保藏平台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