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藻生物Logo

特别声明: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X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与鉴定方法概述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931   发布时间:2024-08-01 15:21:00

引言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因其可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李斯特菌病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概述该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实验室鉴定方法,包括其形态学特点、培养特性、生化反应以及与其他相关菌属的鉴别要点。此外,还介绍了其药敏试验的选择及结果解释,以期为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防控提供参考。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4~0.5)μm×(1~2)μm,直或微弯,常呈V形成对排列,偶尔可见双球状。无芽胞,无荚膜,在22~25℃动力阳性,37℃时动力阴性。血培养标本涂片查见革兰阳性小杆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1、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2、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血培养标本的涂片(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35 °C培养18~24 h,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狭窄β溶血环的菌落;培养48h以上可出现“车轮状”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自穿刺线向四周蔓延生长,呈倒伞状。能在4 °C下缓慢生长。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4、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18~24h,左管动力阳性,右管动力阴性)


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CAMP试验阳性,主要生化反应见下表。

表1、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
β溶血狭窄七叶苷+
动力(25℃)+鼠李糖+
CAMP+甘露醇-
马尿酸钠+木糖-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5、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CAMP试验阳性


鉴别要点

1、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短杆菌,菌落较小,有狭窄的β溶血环,25℃时有动力,37℃时无动力,触酶、CAMP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

2、与其他李斯特菌的鉴别,见下表。

表2、李斯特菌属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试验格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伊氏李斯特菌伦敦亚种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菌威氏李斯特菌
β溶血--++++++-
CAMP
金黄色葡萄球菌----++-
马红球菌--++V--
甘露醇+------
α-甲基-D-甘露糖+---+-+
鼠李糖VV--+-V
可溶性淀粉+----NDND
木糖--++-++
核糖V-+----
N-乙酰-β-D-甘露糖苷NDNDV+NDNDND
马尿酸钠水解-++++NDND
硝酸盐V----NDND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ND”,无资料;“V”,结果可变;“++”,宽的溶血环或溶血环


3、与粪肠球菌的鉴别,两者均具有耐盐、耐碱、耐胆汁等特点,但可通过触酶试验加以鉴别。

4、与无乳链球菌的鉴别,两者CAMP试验均为阳性,但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触酶试验阳性,无乳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图6、李斯特菌与无乳链球菌CAMP试验(左图为李斯特菌CAMP试验,右图为无乳链球菌CAMP试验,李斯特菌CAMP试验的加强溶血区域不是半月形而是火柴头状,应与无乳链球菌的CAMP试验相区别)


5、与耳炎苏黎世菌的鉴别,两者CAMP试验均为阳性,但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为革兰阳性小杆菌,而耳炎苏黎世菌为革兰阳性长杆菌。

6、与猪红斑丹毒丝菌的鉴别,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CAMP试验阳性,H2S试验阴性,猪红斑丹毒丝菌则相反。

7、与相关菌属的鉴别,见下表。

表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与相关菌属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菌名β溶血触酶动力CAMPH2S七叶苷葡萄糖甘露醇水杨苷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狭窄++b+-++-+
丹毒丝菌属V---+-+--
乳杆菌属------++/-+/-
库特菌属-++--/+-+--
棒杆菌属V+-V--++-
无乳链球菌+--+--+-V
厄氏菌属-++--++ND
马红球菌-+------ND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多数阴性,少数阳性;“V”,结果可变;“ND”,无资料;“b”,25℃


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CLSI推荐首选抗菌药物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药敏试验标准执行CLSI M45 - A2药敏试验方法及标准,没有K- B法的折点标准。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依据见下表。

表4、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依据

抗菌药物名称
必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可选复方磺胺甲噁唑、美罗培南

注:上述药敏试验所选药物仅有MIC判读折点,具体参照CISI M45-A3文件


结果解释与要点提示

1、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土壤、水、人和动物粪便中均可存在,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等。近年在发达国家常因污染奶制品而引起食物中毒。

2、青霉素、氨苄西林单独或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经常被推荐用于治疗李斯特菌病。体外试验表明,氨基糖苷类能够提高青霉素对李斯特菌的杀菌能力。李斯特菌对头孢菌素天然耐药,对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有一定的耐药性。近年从临床分离出一些质粒介导的对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耐药的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应引起注意。

3、值得注意的是,本菌容易被认为是污染的杂菌(类白喉杆菌)而遭丢弃。幼龄培养呈革兰阳性,48h后多转为革兰阴性。因此当遇到25℃培养有动力的杆菌,而按照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不符时,应考虑到李斯特菌的可能。


总结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的小杆菌,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包括低温环境。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带有狭窄β溶血环的小菌落,25℃时具有动力,而37℃时则失去动力。其主要生化特征包括触酶试验和CAMP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和马尿酸钠。与其他李斯特菌属成员相比,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具有独特的生化特征,这有助于其在实验室中的准确鉴定。在临床和食品卫生领域,正确识别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导致严重人类感染的重要原因。鉴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模式,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指导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资源】

名称: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 Listeria monocytogenes

菌株编号:HZB221912

微生物资源鉴定保藏平台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8-01


#创作团队

编制人:小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