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南 | 乳酸乳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1266 发布时间:2024-06-19 18:28:04
引言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作为乳制品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其独特的生物化学特性和广泛的工业应用使其成为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旨在系统介绍乳酸乳球菌的基本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以及与其他相关菌种的鉴别方法,同时探讨其药敏试验的选择与结果解释,为乳酸乳球菌的实验室鉴定和临床意义提供全面指导。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球菌,大小(0.5~1.2)μm×(0.5~1.5)μm,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成双或短链排列,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
图1、乳酸乳球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出现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α溶血的小菌落,菌落与链球菌相似。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
图2、乳酸乳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
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验和触酶试验均阴性,主要生化反应见下表。
表1、乳酸乳球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试验 | 结果 | 试验 | 结果 |
---|---|---|---|
麦芽糖 | + | 木糖 | - |
蔗糖 | V | 乳糖 | V |
半乳糖 | + | PYR | + |
甘露醇 | (+) | 精氨酸双水解酶 | + |
山梨醇 | - | 马尿酸钠 | - |
海藻糖 | + | β半乳糖苷酶 | + |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89%菌株阳性;(),延迟反应;“PYR”,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
鉴别要点
1、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球菌,触酶试验阴性,分解糖类产酸不产气,PYR试验阳性;在胆汁七叶苷和6.5%NaCl肉汤中生长,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乳球菌生物学性状与肠球菌很相似。
2、与肠球菌鉴别:乳酸乳球菌45℃不生长,pH9.6肉汤中不生长,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肠球菌则相反,45℃环境中、pH9.6肉汤中、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均可生长。屎肠球菌分解阿拉伯糖产酸,乳酸乳球菌为阴性。
3、乳球菌属内种之间鉴别见下表。
表2、乳球菌属内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菌名 | 麦芽糖 | 蔗糖 | 半乳糖 | 甘露醇 | 山梨醇 | 蜜二糖 | 松三糖 | 海藻糖 | 木糖 | 乳糖 | PYR | VP | 精氨酸双水解酶 | 马尿酸钠 | β半乳糖苷酶 |
---|---|---|---|---|---|---|---|---|---|---|---|---|---|---|---|
格氏乳球菌 | + | V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棉子糖乳球菌 | + | - | (+) | 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鱼乳球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D | - | - | + |
植物乳球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酸乳球菌 | |||||||||||||||
乳脂亚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酸亚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霍氏亚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89%菌株阳性;“ND”,无资料;(),延迟反应;“+/-”,多数阳性,少数阴性。“PYR”,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
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乳酸乳球菌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见下表
表3、乳酸乳球菌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选择
抗菌药物名称 | |
---|---|
必选 | 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 |
可选 | 美罗培南、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 |
天然耐药 | 克林霉素 |
注:上述药敏试验所选药物仅有MIC判读折点,具体参照CLSM45-A3文件
结果解释与要点提示
乳球菌主要从乳制品和植物产品中分离出,可通过接触水产养殖的鱼类感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心内膜炎、关节炎、肝脓肿、菌血症、尿路感染、眼外伤、骨髓炎、脊柱关节炎、腹膜炎、非结石性胆囊炎等疾病。从无菌体液(血液、胸腔积液、腹水穿刺液等)中分离出乳球菌可认为是感染菌,应进行药敏试验。乳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应联合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
总结
乳酸乳球菌以其革兰阳性球菌的典型形态、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独特生长模式以及一系列专属性的生化反应,构成了其鉴定的关键特征。通过细致的实验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乳酸乳球菌与肠球菌等相似菌种,尤其是在药敏试验中,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对于治疗由乳酸乳球菌引发的感染至关重要。鉴于乳酸乳球菌在食品工业及潜在的健康影响方面的作用,对其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食品质量控制,还能促进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发展。
【相关资源】
菌株编号:HZB220911
微生物资源鉴定保藏平台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更新日期:2024-06-19
#创作团队
编制人:小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