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灌胃实验的通用操作教程(大鼠亦可参考)
来源: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604 发布时间:2025-01-16 10:14:06
引言
近年来微生物组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许多疾病的认知,已经证实肿瘤、消化、精神、代谢、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均与肠道菌群变化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是存在于动物消化道内的庞大且复杂的细菌群落,它们在宿主的健康和疾病状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研究这些微生物,能够更好地理解饮食、药物以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宿主的生理过程,包括免疫反应、代谢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活动。
将单菌或菌群移植到小鼠体内,基于小鼠模型菌群移植的实验结果,评估特定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或者研究药物、营养物质等通过口服途径对生物体的作用。这类实验对于理解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或疫苗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小鼠灌胃、定量菌液、厌氧菌培养、培养基定制
肠道微生物小鼠灌胃
实验原理
微生物样品经过处理后,通过灌胃的方法,将微生物由小鼠口腔直接注入到小鼠胃中,使其在小鼠肠道定植,从而实现无菌小鼠肠道微生物移植,研究微生物在无菌小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
灌胃导管
材料与试剂
仪器设备
实验步骤
根据细菌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在特定温度和培养条件下培养。甘油冻存菌置37℃复苏10min后使用;冻干粉加入对应培养基后,置37℃复苏10min后使用。
一般细菌在培养后的8-10h达到对数期,用移液枪从对数生长期培养物中吸取1ml菌液于分光光度计样品池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OD600值(Optical Density) 确定菌液浓度。当OD600 ≈ 1时,菌液浓度约10^8-10^9 cfu/ml(麦氏比浊法亦可测定)。细菌原液以6000g离心5min后,去除上清重悬于无菌PBS中制成约10^8-10^9cfu/ml菌悬液。将该稀释菌液样本分装于灭菌离心管内密封,按照无菌传递要求将该样品传递进入隔离器内对动物进行灌胃。
取新鲜菌液进行微生物灌胃移植 (微生物的肠道定植受粪便采取方法、处理温度、空气暴露时间等影响较大,所以菌量只是影响定植的一个环节,一般不进行严格要求),一般菌群的定植周期约为一周,单菌或特殊致病菌的定植周期为2-4周。可依据SPF级小鼠预实验结果调整灌胃剂量和周期。
粪菌移植前和粪菌移植后7天,分别收集新鲜小鼠粪便样品并称重。将200mg新鲜粪便样本溶于2ml无菌PBS中形成原液。原液涡旋5 min,对于涡旋不能分解的样品再用匀浆机匀浆至无明显大颗粒。用无菌PBS (或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进行连续稀释,取1ml原液用9ml无菌PBS稀释制成一级稀释液,取1 ml一级稀释液用9 ml无菌PBS稀释形成二级稀释液,重复此步骤3-5次得到逐级稀释液,并将逐级稀释液分别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18-24h后观察生长情况,以确定每克粪便中的细菌浓度。
移植前后小鼠粪便样本培养情况 A:移植前,粪便接种哥血,培养24h后无菌落生长 B:移植7天后,小鼠粪便原液10倍稀释,哥血培养24h后菌落 C:100倍稀释,哥血培养24h后菌落 D:10000倍稀释,哥血培养24h后菌落
无菌小鼠灌胃操作
按照物品无菌传递要求,将密封装有菌液样品的离心管传递进入隔离器内。
提前将8号或10号小鼠灌胃针和1 ml注射器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按照物品无菌传递要求传入无菌隔离器内。
用1ml注射器吸取菌液,将灌胃针与注射器相匹配。
打开笼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提起小鼠尾巴中部,并将小鼠放置在笼盖上。
称量小鼠体重,根据小鼠体重进行灌胃,灌胃量约为10 μl/g。以体重平20 g无菌小鼠为例,小鼠灌胃的体积约200 μl,菌量约10^7-10^8 cfu。开管即用,未用完丢弃。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第一、二指节抓住无菌小鼠耳后的颈部皮肤将其拎起,用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将其固定,同时应防止动物窒息。使其头、颈和身体呈直线。
灌胃针头从动物嘴角进入,压住舌头,抵住上颚,轻轻向内推进,进入食管后会有刺空感。
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回抽注射器无空气逆流方可注入菌液。
观察动物的反应,如无过度挣扎,可尝试推注,如阻力较小可推注所有药物,如阻力过大或动物反应剧烈,呼吸受阻,可缓解后再进行灌胃操作。
松开动物,观察动物呼吸,如无呼吸异常,可确定灌胃成功。
为提高微生物移植效果,可用等量菌液对小鼠下腹部和背部皮肤进行涂抹 (以皮肤被毛浸湿为准),小鼠可通过自身或相互舔舐摄取菌群;对于未断奶仔鼠的微生物移植,可在母鼠乳头部位涂抹菌液。
注:样本量根据具体实验方案和动物数量自行调整 (200 mg粪便/只/次)。常规菌群移植实验一周内灌胃2-3次 (致病菌除外) 可完成定植,仔鼠由于灌胃量较少,可灌胃3-5次完成定植。
细菌定植检测
无菌小鼠灌胃成功一周后,取粪便样本并留样进行16s rRNA测序或PCR检测。
将1 ml EP管高压灭菌后传入隔离器内。
粪便采集:双手进入隔离器后,固定小鼠,使其双手抓住笼盖,将其尾部提起,用手指轻轻按压小鼠下腹部,刺激小鼠排便,粪便样本放入对应编号的EP管中。
将EP管接口处使用封口胶封口后按照无菌传递物品要求,将其传出隔离器。
将装有样本的EP管立即至于-80 ℃保存。建议保存时间在3-6个月。
粪便样本和原始菌液同时进行16s rRNA测序或PCR检测,评估细菌定植情况。PCR分析,V3区或V6区多样性分析相似度达95%以上即定植成功。
无菌处理
灌胃针、1.5 ml离心管、15 ml离心管、纱布、滤筛等物品经60 min高温高压灭菌。
过氧乙酸(高效消毒剂)配制:
原液配制:将过氧乙酸A液和B液混合,在室温下静置过夜。
工作液:取原液用无菌水 (纯水经132 ℃,60 min高温高压灭菌) 稀释4倍,制成为过氧乙酸3%的稀释液。
使用方法: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
注意事项: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远离可燃物质。2、过氧乙酸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较强的腐蚀和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符合要求的蒸馏水冲洗干净。3、接触过氧乙酸时,应采取防腐蚀的防护措施,科室应配备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4、我院购入的实际消毒液浓度请注意参照说明书。
参考资料
Bárcena, C., Valdés-Mas, R., et al. (2019). Healthspan and lifespan extension by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to progeroid mice. Nat Med 25(8): 1234-1242.
Faith, J. J., Ahern, P. P., et al. (2014). Identifying gut microbe–host phenotype relationships using combinatorial communities in gnotobiotic mice. Sci Transl Med 6(220): 220ra11-220ra11.
Lee, S. M., Donaldson, G. P., et al. (2013). Bacterial colonization factors control 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501(7467): 426-429.
【相关资源】
名称: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菌株编号:HZB366847, ATCC BAA-835, DSM 22959
微生物资源鉴定保藏平台
敬请关注我们,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生命科学的未来!
更新日期:2025-01-16
#创作团队
编制人:小藻 | 审稿人:小灰